cod和bod区别
发布时间:2021-5-7 8:36:50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 作者:
在污水处理工程中,为了使处理后的水,实现达标排放,在污水处理的每个环节都会用水质监测设备检测水质,根据水质监测设备测得的数据,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使本环节水质指标达到要求,再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在这些水质监测指标中,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就是bod和cod。
什么是bod与cod?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为了使bod检测数值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5,经常使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bod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用于监测水中有机物污染情况,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此过程中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理污染状态。
cod(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反映了水中受物质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中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cod以mg/l表示,通过水质监测仪器检测出的cod数值,水质可分为五大类,其中一类和二类cod≤15mg/l,基本上能达到饮用水标准,数值大于二类的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其中三类cod≤20mg/l、四类cod≤30mg/l、五类cod≤40mg/l属于污染水质,cod数值越高,污染就越严重。
cod和bod区别
1、测定方法上区分
cod是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方法测定水中污染程度。
bod是生化需氧量,是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测定水中污染物。
cod与bod比较,cod的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测定的时间短。但是cod不能区分可被生物氧化的和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量,而且化学氧化剂不仅不能氧化全部有机物,反而会把某些还原性的无机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较为合适,在水质条件限制不能做bod测定时,可用cod代替。水质相对稳定条件下,cod与bod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重铬酸钾法cod>bod5>高锰酸钾法cod。
2、从概念上区分
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
bod: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
3、从实际污染物区分
实际上,cod(化学需氧量)不只单单反应水中有机物,它还能表示水中具有还原性质的无机物质,如:硫化物、亚铁离子、亚硫酸钠等。比如污水中的亚铁离子在中和池中没有完全去除掉的话,在生化处理出水中,有亚铁离子存在,出水cod(化学需氧量)可能会超标。
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有的可以被生物氧化的(如葡萄糖和乙醇),有的只能部分被生物氧化降解(如甲醇),还有一部分有机物是不能被生物氧化降解的,并且还有一定的毒性(某些表面活性剂)。这样,可以把污水中的有机物分成二个部分,可生化降解和不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习惯上,cod(化学需氧量)基本上表示污水中所有的有机物,bod(生化需氧量)是污水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因此cod与bod的差值,可表示污水中不能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bod和cod的关系
cod和bod都是表征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的指标。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可分为易降解的和不易降解的。cod由于是加入了强氧化剂来测定的,所以那些不易降解也能被氧化,因此cod就是基本上就可以反应出水中所有的有机污染物浓度bod一般采用的是五天生化需氧量,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去分解有机物,主要就是易降解的那部分有机污染物。因此,bod反应的是水中易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浓度bod/cod的比值可以反映出污水的可生化性。
bod5/cod值越大,废水可生化性越高,厌氧和缺氧条件下是利用厌氧菌消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而达到净化。抗生素废水中,因抗生素一身就是很多的细菌、真菌,也能消化废水中的有机物,而达到净化。一般认为此比值大于0.3的污水,才适合于采用生物处理。
bod5/cod指标是5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的比值,是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指标。公式表示为:
bod5/cod=(1-α)×(k/v)
式中:
α为生化难以降解部分codnb与cod之比;k为bod5与最终生化需氧量bodu之比,为常数。
从式中可以看出bod5/cod值随α增大而减小,故这一比值可反映污水可生化降解性的功能。
当b/c>0.58 完全可生物降解;
b/c=0.45~0.58 生物降解良好;
b/c=0.30-0.45 可生物降解;
0.1